57岁老汉敢于从头“学起”,瓜蒌地里走出致富路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梦珂 通讯员 侯博 沈志远
冬日,阳光明媚,记者走进睢阳区高辛镇武刘村村民李学起的瓜蒌种植地,看到一排排水泥柱、钢丝搭建起来的瓜架上挂着一个个青色、黄色的瓜篓,长势喜人。工人们有的在采摘瓜蒌,有的在切割瓜蒌,分离瓜皮、晾晒瓜子,到处一派丰收的喜庆景象。
“城里来的专家到田间地头给俺讲课,遇到问题手把手地教,对俺种植瓜蒌帮助大着哩。”今年57岁的李学起告诉记者。
李学起是村里的能人,喜欢尝试新事物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得知山东省曹县有个瓜蒌农业合作社,搞规模化种植很挣钱。他便通过朋友牵线,出去学习,联系瓜蒌种苗。
流转土地、栽植、搭架、施肥、花期管理……瓜蒌种植初期,物力、人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当时,村里有些人不理解,流转土地也遇到很大阻力,说他年过半百何苦又要瞎折腾!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初心。
李学起说:“政策号召发展特色种植业,不试试咋能知道结果呢!万一失败了也就是从头再来,没什么大不了的!”
人勤地不懒,在镇党委、政府的帮助下,土地流转的难题得到了解决。通过“订单农业”,李学起种植了96亩瓜蒌,有时候忙不过来,他就聘请村里的贫困户来工作,还教给他们种植技术,帮助他们脱贫致富。目前瓜蒌已进入盛产期,预计今年亩收入达到5000多元。
“瓜蒌虽小,浑身是宝。瓜蒌籽可以加工成美味可口的休闲食品,瓜蒌的根、果实、瓜皮等也是重要的中药材。而且,一次种植可连续收益5至7年。”捧起一把刚刚冲洗出来的瓜子,看着黑油油、亮晶晶的宝贝,李学起笑得合不拢嘴。
一人富不算富,大家富才是好出路。看到种植瓜蒌极有“钱”景,李学起打算带领更多的村民们一起扩大规模种植,让当地贫困家庭搭上“产业扶贫”的快车,驶入脱贫致富的快车道。